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传统刀剑的基础知识(图文说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10:0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添加视频两段,添加初心者学剑要诀
基础术语:

折叠钢(花纹钢)
--世上没有花纹钢只有花纹钢剑。花纹不是一种钢,而是一种工艺。在做剑过程中的一种工艺,花纹来自于做(刀)剑的折叠过程,绝不是先生产了大批的花纹钢,然后卖给厂家做剑的那种。那种都是骗子,烂货。现在有些花纹钢厂,用镍做粘合剂,这种钢徒有纹路但还不如全钢。

地肌
--地肌就是折叠后出来的花纹,日本叫地肌,中国叫花纹。


嵌钢

--嵌钢在老的中国刀剑占的比例很多,几乎是绝大部分,一般嵌钢方法是在低碳钢要加钢的地方凿开嵌入碳钢复合住再延成刀条,按字义跟夹钢是一样的做法,但中国剑的2刃造用2面铁中间钢的形式复合,也可以叫夹钢,在日本叫3枚合,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成本但性能较好,易于磨利。


全钢(maru) - 全都是钢。


夹钢(三枚合) - 两面两块低碳钢夹中间的高碳钢(像汉堡那样)


包钢(甲伏锻) - 铁心在中间, 把钢包在铁外面


折叠夹钢 - 两面两块折叠过的钢夹中间的高碳钢

折叠包钢 - 折叠过的钢包在铁外面

敷土烧刃--简单的说就是用土把刀胎包住,让刃露出来, 然后开始淬火工艺。只有日本刀上会敷土烧刃。但也要看刀的做法。 夹钢刀就不用敷土烧刃。


性能对比:

全钢 - 全钢,硬度高。特殊的一些刀如果有好的烧刃和钢材,一样可以得到好的韧性和硬度。相对价格便宜。
夹钢 - 比全钢有更好的弹性和韧性。
包钢 - 比夹钢有更好的弹性和韧性。
折叠包钢 - 比包钢 有更好的弹性和韧性。
普通研磨--就是把刀磨成镜面。
仕上研磨--就是给刃纹作化妆研(传统或非传统)。
最上研磨--就是最好的研磨。


日本刀各部位的名称:


下面用图来解释:

1 全钢烧刃刀,因其刀刃采用覆土烧刃技术使得刀身与刀刃硬度不同,增加了刀刃的硬度。整刀通常采用高碳钢锻造。但因是由一块钢材锻造所以整刀的韧性相对差一些,在用力劈和对砍时减震性稍差,在劈砍或与其他刀剑对砍时易折断。
  
2 甲伏锻(包钢),刀剑采用硬钢包软钢技术,因刀身内芯使用相对软的材质,增强了整刀的韧性及减震性能。整刀韧性、刀身硬度、劈砍时的减震性以及折断几率均强于三玫合刀剑。可烧刃增强刀刃硬度。(绝大部分武士刀就是这样地)

3 本三玫刀,采用刀身折叠锻打,刀背软铁,刀刃高碳硬钢打造。使其整刀刚柔相济,更加增加了整刀的韧性及减震性能,其整刀的韧性、减震性以及折断几率均强于地基包钢刀剑。因其铁芯为高碳硬钢并在锻造时水淬故无须再覆土烧刃。

4 四方锻刀,采用刀身折叠锻打(增强整刀韧性),刀背中硬度钢(增强韧性的同时,避免本三玫刀在实战中用软铁刀背格挡对方刀剑时造成刀背损伤的影响),刀芯软钢(最大程度的提高整刀韧性),刀刃高碳硬钢覆土烧刃锻造(提高刀刃硬度)。使整刀达到最大程度的刚柔并济,最大限度增强了整刀的韧性、减震性以及抗弯、抗折断性。综合技术指标均强于本三玫刀。此刀工艺复杂成品率低,需要锻造师掌握最高超的锻造技术方可完成。

5 三玫合刀,刀身采用折叠锻打,刀芯采用硬钢的技术,使得刀身与芯铁的硬度不同,刀刃的硬度高。整刀由3块钢材折叠锻打成刀,不易折断。刀身韧性、劈砍时的减震性以及折断几率均较全钢刀剑强。因其铁芯为高碳硬钢并在锻造时水淬故无须再覆土烧刃。

-----------------------------------------------------------------------------------------------------------------------------------------------------------------
◎片  名 武士刀传奇 National Geographic Samurai Sword
◎译  名 国家地理
◎年  代 2009
◎影片类型 纪录片
◎片  长 47 Mins
◎国  家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字  幕 简/繁
◎简  介 
  在西元一八七六年明治天皇颁布[废刀令]以前,武士刀除被用做护身的武器外,同时还被日本人视为像征民族传统精神的一项灵器。现在,虽然它已不再具备实用的价值,但不可否认,它在日本民族美的意识演变过程中,仍居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剑有双刃适于戮、刺,而日本刀仅一刃,因此两人对峙时,必得用双手握刀以砍、劈的方式御敌,所以一把保存良好的日本刀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刀口没有碎裂、刀身没有弯曲变形、锋芒依旧锐利,但足以令这把刀永垂不朽的还在于符合美学、工艺的流线设计。
  千锤百炼始成好刀,日本刀以造型和长度,分成太刀、打刀、胁差及短刀。太刀及打刀长在六十公分以上,平安时代(十二世纪)末期到室町时代初期,流行佩戴太刀于马上或仪仗典礼;室町时代中期(十五世纪后半)到江户时代末期(十九世纪中叶),则开始使用打刀,刀长在三十公分与六十公分之间者则称做‘胁差’;三十公分以下则称做短刀。成就一把好刀需要经过不断的冶炼:高温加热反复折叠、锤平,尤其为使刃口更为坚锐,采用局部淬火。而且通过改变钢制结构的方法解决了几千年来不能韧性和硬度兼顾的难题。如何鉴赏一把好刀?通过外表来窥探刀的品质,最显著的是通过折叠锻造而产生的天然纹路---地肌。曲度必须幽雅,也就是所谓的刀姿,同时造型匀称、另外刃文也很讲究,就连与之匹配的刀鞘质感与图案、缠绕刀柄回旋绳线的特殊设计,都极尽考究,所以尽管锻造方法人人皆知,但只有极少数名家精心冶炼的刀,才会被武士真心接纳为肢体的一部分,并为其后世子孙代代相传下来。


下载链接(RF网盘):http://www.rayfile.com/zh-cn/files/a49d79d1-5271-11de-9807-0019d11a795f/

这是BBC的武术节目,英语,没有字幕。请剑道高手谈谈对这个剑道高手的看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0NzQ2NzIw.html

------------------------------------------------------------------------------------------------------------------------------------------------------------
学剑要诀
1. 初学者动作要大,练习时间不要过长,但要认真尽力地练习。

2. 姿势要求正确,态度宜端正。

3. 剑道的姿势非常重要。

4. 初学者主要练习面部与手部之打击就可,至於刺喉及打击腹,自然能体会而得心应手。

5. 持中段架势时,右脚尖宜向正前方,不可脚尖朝外,如是者,无论如何练习皆徒劳无功。

6. 握剑时的左手姆指宜指向正下方。

7. 持中段架势时,左手略与脐高,而稍为向前伸出约一拳之隔,右手添握其上不宜用力,只在打击刹那用力,打後随即松弛,左手任何时刻不能放松,尤其小指与无名指。而打击面部後不要将竹剑斜持推撞对方,宜回中段作「残心」之表示。如果右手始终紧握竹剑,则不能击出良好的打击。

8. 有些人在开始一站起就要向右边移动,这是最要不得的,要有!就是要向前迫进的气势及心态,即使一个姆指的距离也好。(不然剑尖无力)

9. 前脚前进後脚要随即跟进,後脚退则前脚随即跟着收回。

10. 不宜在近距离作互相对打练习,要尽量从远距离作打击练习为要。

11. 宜先迫攻以气胜之而打之,不要以打来求胜。

12. 须出右脚打击面部,此时右脚不可定住为要。

13. 前脚踏出时,不宜提得太高,要以擦地似地滑过为要。

14. 要将对方之剑尖弄开,再作打击为要。

15. 除对方前进或後退外无打击良机。(出端击手虽轻亦算有效)

16. 练习进展到某种程度时,宜研究运足方法,前脚进则後脚一定要即时跟进。

17. 对方有隙可乘时,速将剑尖下移,迫攻其右拳,使对方一愕之间同时作击刺之动作。

18. 以剑尖下移作迫攻时,不能同时弯腰,要有乘机进半步也可之心态迫进,敌退随即击面。(迫攻,自右拳刺出)

19. 切返是为欲除去肩部多馀的力气,故须放松肩部,不能耸肩,两手举剑至头上时,要在两腕之间能看见对方为度,再从其处向对方头部两角劈下,是在护具头盔之第叁根面铁处,从上斜劈下来,此时竹剑不宜作水平式的旋回打击;又将竹剑举到剑尖碰到背脊之举法,可说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者也。又守方受击时,要能将对方之力量引导出来,从上而下以拉引似地化解来剑接招,绝不要以反弹式地接法,并要尽量使对方作前进打击,即使对方退击时也可, 过去接招,使对方能继续作前进之打击,在打到精疲力尽剩一口气时,做好一刀一足之距离,给予最後一支面之打击。此时,换一口气再打也无妨,主要是要能在精疲力竭时,再击出一支面,如此在比赛时方能击出面来。

20. 练习时要有失手即会被对方打到,刺到之心态练习为要。

21. 练习时要注意彼此之距离,必须以制先机之气出击。有机会时虽无法打到,或会成为不充分之打击也无妨,要能即时出击之练习为要。

22. 对方的起动要尽量以小动作出击之。

23. 想要打而打出时已经迟了,要在想打时已经打出去了为要。

24. 打击时右手像要推出去似的,同时,腕、脚、腹各部的动作要充分一致的打击为要。

25. 以身体碰撞对方时,宜欲将对方之手腕向上推似地碰撞之。

26. 把剑尖、眼、手达成叁角形之中段架势时,利用对方前进时打击之。又无论如何艰苦时,皆要以「先先之先」的气势坚持保持架势为要。如此就算对方打过来也不能充分,而成为无效打击。

27. 对方打过来时无动於衷,架势不变,敢向前进一步则本身的剑尖会抵住对方中心,就算被打到也不会产生完全被打到之感觉。

28. 打击面部後,双手不要举到头上,必须作好「残心」之表示(保持击面时之姿势)。

29. 对方打来时,不要向横拂剑,要向上擦击。

30. 作退击面时,不要打後随即双手高举头上为要。

31. 打击手部时,身体不要向左边弯曲来打击,宜身体挺直打击。

32. 对方向右手打来时以竹剑刺击部(中结皮至剑尖)、击左手时以竹剑中段、对面部则直上以镐部(竹剑两边)凌擦之,不可向 拂开打击。

33. 边退而打击对方手部,如腹部无力而打出的话,不会成为有效的一支打击。

34. 对方要刺来时,不要退而要向前迎击。

35. 击出右腹,必须要有「残心」之表示,且要注视对方。

36. 以剑尖压制对方之剑尖而无反应时,要随即出击,如对方反压过来则顺势从反面出击之。

37. 对方打面过来,要能耐到对方之剑尖将至头发,且其双手伸直时,作应付的返击腹部动作,又返击手部也以同样要领为之。

38. 从双方剑尖仅可交接之距离欲打击对方面部时,先将剑尖轻压对方,使其剑尖略由中心线移开,随即不必高举,进身作小动作之面部打击。

39. 不可将对方之竹剑从内侧强力拨动,宜从外侧轻压使自己的剑尖不致偏离对方之中心线为要。所谓刀剑之外侧(表)、内侧(里),乃指刀剑插在腰间时,靠身体的一边叫插里SA SI U YA,拔出後剑尖向前时其右边为(里),即内侧;而左边叫插表SA SI O MO DE为(表),即为外侧。

40. 迫攻对方时,将竹剑自对方竹剑下方 过,缠压敌剑,进击面部,如对方打我手部,可将双手向前直伸。(其击手不能充分)

41. 持举上段架势时,持剑手指不宜紧握,待击出刹那紧缩为要。

42. 对方持上段架势,我持中段时,要以刀剑围护右手部,而左手则以剑锷承接之心情,向前迈进一步,则不致被打到。

43. 从上段打来时,若手部上抬会被打到,故须以剑尖围护右手不为所动为要。

44. 举上段架势时,若退後或成为守势,则已经输了。

45. 互相上段架势对峙,而对方向我手部打过来时,上身不宜後仰或将双手後收,应以步法的移动闪身,使来剑落空顺势进一步打击之。

46. 精疲力尽时,不宜以口作呼吸,如此会使腹中积蓄之力气散尽,必须闭口以鼻子呼吸为要

47. 不要光想要自己作得意轻松之事,错误了也得给对方有作得意轻松之事的心态来练习。

48. 看!有看与观二种,看是以肉眼看物,观乃以心眼观察。看乃小而多误,观(以心观察)则作用大,而能洞察对方之动静於未发,这在现实社会上之活动,也非常有效果之事,实有其伟大之价值,而观看一致,在剑道上亦有非常大之作用。竹剑初用较为长者(四尺五寸)而後为锻练丹田而使用短的,如山冈铁舟先生(明治初期剑圣)等初期也使用过四尺五寸之竹剑,而後渐渐改短,最後悟道而提倡无刀流。
沙发
发表于 2010-1-6 10:25:54 | 只看该作者
内容少了点啊,“折叠”是怎么回事啊?
板凳
发表于 2010-1-6 10:33:23 | 只看该作者
不小心点了下。。。。
那就学习下吧
地板
发表于 2010-1-6 12:19:0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还要付费啊 虽然我不用付费就能看 这贴就不加分了
5#
发表于 2010-1-10 10:56:5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阁下剑道流派?
6#
发表于 2010-1-11 00:13:16 | 只看该作者
标题应该加上“传统日本刀剑”
7#
发表于 2010-1-11 15:35:46 | 只看该作者
是日本传统木剑道流~~
8#
发表于 2010-1-11 18:28:19 | 只看该作者
这小矮子的刀法确实差天朝好大一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4-29 20:57 , Processed in 0.060087 second(s), 13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