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6|回复: 2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凛霜芳菊考(酝酿已久,本周巨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4:5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宗明义:

人皆谓天朝“菊邦”,是为发源之古。《尔雅》有据曰“菊,治蘠也。”可知菊芳泽天地,寿万万年。古人尝赞君子当如此,其言久矣。

养菊起源考:

养菊在天朝有3000多年的历史。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杂说称娈童始黄帝,殆出依托。”可见他主张此好始于黄帝。《尚书·旅獒》中所言“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者,“人”,女性;“物”,男性。因为《周书》有言,“美男破志”。有周一代,养菊之风历久弥新。公元386年,中国菊花由朝鲜传入日本,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栽培的菊花已成为四季常开,品种繁多的花卉。这一点,有日本武士家族伊达氏的家徽为证。在古代,养菊是贵族的旨趣。《战国策.秦策》中载,“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意思是说“统治者应该疏远女性而亲近男性,因为寸尺之深,比较有成就感。”后人将“攻”称为“君子之交”(“君子”作贵族的意思),以区别于正常的“交”。

菊纹家徽
二鸟相对式家徽

攻受之辩考:

根据《说文》中的解释,“攻,击也”;而“受,相付也。”意思就是说,“攻”是主动的一方,而“受”是被动的一方。关于二者的关系,《周礼》云“受以小功衰。”在古代汉语中,“攻功”是相通的。(如《墨子》“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因此“受以小功衰”的意思就是说,“攻”的一方如果不强大,“受”的一方就会精神不振。由此亦可见,古人对攻受关系的态度是,“攻”应当做到攻无不克;而“受”则应以久功不破为美。

“远交近攻”示意图

君子之交考:

“菊”有“花之君子”(周容《芋老人传》)之称。可见古人以二者的称呼互为隐喻。而关于“君子”与“君子之交”的规范,亦古而有之。孔子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天朝已经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它的意思是说“经常重温已经习得的房中术,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被很长的朋友攻过来,不是很开心的事情吗?对方萌动羞涩状也不心急,不正是君子应有的态度吗?“由此可见,儒家学派在此好中,是很强调儒雅和情趣的。反观道家所谓“君子之交淡若水”,墨家所谓“兼爱非攻”,都站在了不赞成“君子之交”的立场上。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为什么受到了后世王朝的推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古代对君子之交一以贯之的规劝,在于“君子不齿”而“君卿脣舌”。

古今赞菊考:

花有奇葩,咏诗以赞。“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古人采菊,往往以“受”扶墙,因此“菊”常与“篱”相伴,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即为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李白在《感遇》中写道“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抒发了诗人一贯的高品位,不屑于从众流俗。同为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苏轼更作《赵昌寒菊》一首,“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诗中充满了对幼龄小受的赞美,与渴望通过占有幼龄小受以常驻青春的美好崇敬。与之相反的,现实主义诗人则更关注家国情怀。岑参的《题菊诗》中有“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一句,透过对遭受敌国蹂躏的小受,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忧思。而农民领袖黄巢的咏志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言明了诗人渴望称帝,一统天下小受的胸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5-16 16:20 , Processed in 0.068253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