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zfj10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发感慨:中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将继续存在和忽悠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2-28 17: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不同没什么喷不喷,除非楼主那样的,用些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看待一项事物的,横加指责的方式才要喷。
22#
发表于 2011-3-1 23: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37楼drlecter于2011-03-01 22:39发表的  :

为什么你会觉得检查费贵呢?因为只有所有检查都到位了,西医才敢动刀,不然出了问题算谁的?
而中医的两千不到,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我不好分析,但估计是你前期那些昂贵的检查都做完了再去看中医,就省掉了中医这块的检查费。不然如果一开始就去看中医,这检查费你还是跑不了。一般大医院的中医都不会跟你简单的望闻问切就下方子,尤其这种有肿瘤可能的病情

另外还有个心理预期的问题。去看西医动手术(且不论这个病是不是一定要手术,因为涉及的方面很多这里就不做探讨了),你心里想的是“妈的动个刀这么贵一定要把病治好不然砍他全家”;而后来看中医的想法则是“西医开刀那么口怕我先试试汤药行不行不灵再回去动手术也不迟”
部分医生到是弄些没必要的医学检查,花费骤然就上去了,有些是医生技术水平不够需要通过一些检查去做排除法,有些只能说人品不好了;
你说的情况应当是属于那个中西医结合了吧
23#
发表于 2011-3-1 23: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138楼(zfj1028) 的帖子

对事不对人,
很久没见了,呵呵,有多些对传统医学的了解吗,
24#
发表于 2011-3-2 11: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罕见病例才会用到更多,更广的检查方法去吧。
25#
发表于 2011-3-2 1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楼主,我又翻翻你前面说的针灸内容,你所举的实验里面,结论都是根据受试者得主观意见得出结论,没有具体的科学验证,比如心率监测,脑波监测,或者人体生物电方面的观测,更没有解剖学方面的直接证明(如激素含量变化之类的),或许是经费限制,或者其他原因。
这个不太像你一直所推崇的科学是通过实验数据结果来论证理论这样类似的观点呀。
你一方面说中医主观经验不对,但是又把受试者的主观意见作为推论依据,不用搞双重标准嘛
26#
发表于 2011-3-2 12: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么看针灸对人体的影响的,中学生物书上面说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可以靠化学物质进行的,一个细胞突触释放化学物质到另一个突触上,可以看做信息接收,那么为了保持这个行为活动,细胞内肯定有一定浓度的此类化学物质的(详细细节不讨论),那么通过针灸挤压,那么是不是可以看做,把这些物质挤压出来呢,发出信号,被相关器官接收,则做出对应变化,至于为什么要在特定位置施针,这个需要中医解释了,我最多只能把那些穴位想象成因特网上的各个网关,路由器之类的了,黑客要干坏事,会直接通过这些节点发动攻击,而不是连条电线去电缆上,虽然这样隐蔽性更高
27#
发表于 2011-3-2 1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本想直接说,针刺就是把那节点上的细胞弄死一片(知道献血的都可以理解我这样的说法吧),这个区域内各种化学物质浓度上升,再加上本身这一片区域的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组织,基本上专伺一个职能,一般共有的东西被无视掉之后,那么显然有作用的那部分化学物质浓度显著升高,还存活的细胞接受了这些化学物质,虚假信号即被产生了。
但是我不确定是不是真有细胞死掉了,所以才用“挤”,这个结果看上去明显,起码是最低效果。
28#
发表于 2011-3-2 18: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48楼amon于2011-03-02 13:04发表的  :
其实检查多的问题和抗生素是有类似共通部分的
有了检查,对某些诊断和病情变化确实起到了很好的辅助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要比没有这项检查前情况好很多
所以,慢慢的,只要能够做检查的,一线医生就会越来越依赖检查,尤其是现在的医疗模式完全讲究客观证据对主观经验明显要比重轻
打个比方,马车最终被汽车火车代替了,人在这里面最大的变化就是马夫改成司机了,就是这意思。。。

.......
按你这样说是那么回事,医疗体系方面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说的清楚的
29#
发表于 2011-3-3 17: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53楼drlecter于2011-03-02 23:48发表的  :

要将细胞打碎,针刺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针灸那种缓慢的旋转插入,可能会杀死一些细胞,但数量无法达到使“部分化学物质浓度显著升高”的程度。
我这样的水平就只能推理到那了,中医肯定会随着技术发展逐步被验证的
30#
发表于 2011-3-3 23: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怎么说都是智慧的结晶,对客观存在进行的一种研究(有些东西虽然现在没解释清楚,不代表以后就不能解释清楚),古人的智慧其实也是很高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借鉴,孔子的学说就是很好的证明,糟粕去除后留下的都是精华。
不过中医楼主上次现身后就不再出现了,期待您再次现身带些新鲜的东西来
31#
发表于 2011-3-5 16: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主流看上去都是重实用,轻理论,除了国防向的东西
32#
发表于 2011-3-10 1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画报》刊物定位
  《科学画报》在几十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图文并茂地介绍最新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地普及科学技术的特点,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水平,启发青年爱好科学、投身科学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的不少著名学者、教授、科学家,青少年时代都曾受到它的熏陶和启发。最高发行量曾达到138万册。   在多年的办刊历程中,《科学画报》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进行革新,进入80年代后逐步形成了"新、精、博、活、实"的特色,着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真知灼见、有助于发挥才能的科学思路和科学方法、具有丰富想象力的预测与展望 等四个方面,从科学到生活,从生活到科学"两条线的知识,它能使人们的头脑变得更充实。1999年,《科学画报》又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改为全彩色印刷,内容也更贴近生活,形式上更具画报的特色,受到读者欢迎的当代科技、科技广角镜、科学与生活、科幻世界、动脑筋、科学侦探、家庭医学等栏目将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加强。
------------转自百度百科 《科学画报》

楼主喜欢的那些反伪人物的针对中医反伪文章有多少东西是发表在专业的学术刊物上
请不吝赐教,替我们这些不知悔改的中医粉科普一下
33#
发表于 2011-4-4 1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63楼yuyulz于2011-04-03 23:24发表的  :
楼主标题应该改一下,改为:
庸医与骗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将继续利用中医的名头存在和忽悠

中医有效那是亲身体验。
还有,楼主应该不知道非典期间钟南山实行中医救治没一人死亡这个例子吧?
隐约记得前面有个对你提出的中医救治一人未死做分析,说病人都是筛选过的,认为可信度不高,具体还要看官方的资料,不过不管怎么说,中医手段是很独特的,最近CCAV4中文国际频道百家讲坛在播放有关中医经典的讲座。昨天还看到关于五行理论的解释,中医楼主敢不敢听听
34#
发表于 2011-4-20 11: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又不是类似法人的主体,欧盟针对的是将生产药品的企业设立行业标准和准入制度,企业不达标,不代表中医药永远就进不去了,本身中医药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欧盟设立那些东西说明人家对待事物是十分严谨的,本身他们没有中医体系,况且中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研究领域,有很多东西是要科学来解释和研究的。

另外这个事业反映出,我们国家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转基因、食品行业那些事大家都懂的。
35#
发表于 2011-5-13 08: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69楼wrhunter于2011-05-12 22:20发表的  :
中医的主要问题是它仍旧有浓厚的巫术成分,然而正宗的跳神赶鬼也还没被时间淘汰掉。
使用五行和阴阳就是巫术吗
36#
发表于 2011-5-13 09: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69楼zfj1028于2011-04-30 20:12发表的  :
中国中药无一例通过欧盟注册 将不得作为药品销售

2011年04月30日 07:03   来源: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 欧盟委员会29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将从5月1日起全面实施,届时未经注册的中药将不得在欧盟市场上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据欧盟官员透露,截至目前没有一例中药通过注册。

  2004年4月30日生效的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只有经审批同意后才能在欧盟市场上继续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

  为了让植物药行业完成注册,新指令给出了7年过渡期。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医疗事务的发言人弗雷德里克·文森特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过渡期内顺利通过注册的植物药在350种左右,但没有一例中药通过注册。

  据了解,过高的注册“门槛”成为中药难以通过注册的主要原因。虽然指令中的注册程序较西药有所简化,但由于难以拿出过去15年的欧盟药用史证明,再加上数百万元的注册费用,不少中药企业望而却步。
  文森特表示,欧盟指令并非是要全面禁止中药。欧盟指令针对的是植物药,即便是在5月1日之后,部分中药仍可以像过去一样作为食品或保健品销售和使用,只要不表明是治疗或预防某种疾病的药物无需注册,至于具体划分是药还是食品将取决于成员国。
.......
数百万欧元,现在国内哪个医药企业肯下如此血本,15年欧盟药用史证明,以前就没进去过,哪来的证明,明显是一种技术壁垒,没准欧洲的医药公司自己就在研究中药,但是不让中国人抢先得手,而政府也有义务保护自己的企业利益,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进不去欧盟不是中医药不行。
中药“神奇之处”在于他通过中医理论就能指导配药,并且是对症下药,(西医里最前沿的诊断技术是分析个人的DNA来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医的理念早把他们甩几百年去了)而不是按照药典来用药或者单纯的使用单种植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来治疗,通过中医理论进行配药,很多时候会加强药用成分的疗效,比如一些药引(药引这尼玛就是催化剂呀,到肚子里去,有些药物成分在酸性环境和酶还有催化剂药引的作用下生成有用成分,这不正是中医理论的最大亮点吗,PS:有些药方有不合理的药引,请记住一句话,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中医也有缺陷,需要发展和研究)
37#
发表于 2011-5-14 0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混淆了  我说的是中医的核心理念领先西医  但中医技术操作落后  见识到西医的特点  去结合是很正常的事  各自发展成独立的体系  为什么要零和   而不是双赢呢  我这样说你可能认为是借助西医上位                       只要在开明的社会思想里中医能通过解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自行补完    但这基本不可能     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拿来去糟粕留精华呢
38#
发表于 2011-5-19 1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军覆没”,真正想进入欧盟的企业没多少。“全军覆没”的论调显然是记者们渲染的。
你以企业行为失败来判断中医药本身的做法是错误的,企业不作为的原因有很多(请看下面摘引),和中医的正确与否无关。
我发现楼主的观点现在有变化了哟。你自己都画红线了。
-

-----------------------
7年前被要求注册,企业一直未见行动

  中药没拿到欧洲“签证”

  《环球人物》杂志驻英国特约记者 王鸣蔚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白菊梅

  时间倒回到7年前,2004年4月30日,欧盟正式公布了《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以下简称《指令》),规定所有传统草药制品都必须在欧盟注册,并获得销售许可,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同时规定,对于此前已在市场上销售的传统草药制品,给予7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那些想在欧盟销售草药制品的企业必须通过相关的注册手续,否则在7年后,也就是今年的4月30日,他们的产品将不得不告别欧盟市场。而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每年的销售额高达50亿欧元(约合480亿元人民币),对于任何企业,都不能不说是块诱人的蛋糕。

  7年,对于中国的中药企业来说,很长也很短。长到足够他们相互观望、反复开会继而产生种种幻想;短到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任何一款中药完成注册,砰地一声,欧盟的大门已经关上。

  是什么造成了如此被动尴尬的局面?对于中国药企而言,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走访了英国、中国的市场及中药界相关人士,希望能够一探究竟。

  前景堪忧的中成药


  中成药被挡在了欧盟大门之外,对于在欧洲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医药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药店在英国已逐渐走出唐人街,遍地开花,仅伦敦地区就达400多家。记者走在伦敦街头,不时可以看到写着中英文双语
的中药店招牌,它们有的开在商业街上,有的开在购物中心里,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摆上一两张床就是一家诊所。诊所的装修通常朴素而典雅,突出中国特色。而在
各家中医诊所就诊的绝大多数是西方人。

  正在一家中医诊所看病的茱莉亚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中医药“结缘”的故事。“有一次,我陪丈夫外出购物,他的脚意外严重扭伤无法行走。正好路边有
一家中医诊所,情急之下我们就尝试了针灸治疗,没想到,经过短暂的治疗后丈夫便能走了。从那以后,我开始信赖中医药。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服用过中药,据
说戴安娜王妃也尝试过。”茱莉亚这次买了两盒知柏地黄丸,谈到以后可能在英国境内买不到中成药了,茱莉亚表示十分担忧,“那将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也在考虑
要不要先多买一点。”

  茱莉亚的担心并非多余,采访中,全英中医药联合会医师学会会长马伯英对记者说,“如果按照这个欧盟的《指令》执行,4月底以后中成药将完全不能出售,中药店的营业额可能下降70%以上。”

  英国康泰中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广峰是上世纪80年代的留英硕士,目前经营着20多家中医药连锁店,采访中他对记者叫苦不迭。从今年5月开始,
他将不能再从中国进口中成药了。虽然根据英国相关部门的规定,4月30日之后仍有库存的未注册产品,从业医师仍可以继续销售,但康泰中医药公司积累的存货
也就还能撑半年到一年。

  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负责人理查德·伍德菲尔德介绍说,这一法令的执行或将产生“悬崖效应”,欧洲中医药市场即将面临“有医无药”的尴尬。记
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保商会)了解到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判断,“现在在欧洲的中国中医药从业人员有10万左右,如果到2011年
年底依旧没有中药注册成功,这些习惯用中成药的从业人员将因无药可用而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甚至失业”。

  中国药企集体观望

  欧洲就要没药可用了?中国的药企难道还在“按兵不动”吗?

  记者致电中药企业的龙头老大同仁堂,询问相关情况,对方一句“相关资料都上交到了中国医保商会,你要问就问他们好了”,说得斩钉截铁,坚决拒绝
接受记者采访。记者就此事咨询医保商会,相关责任人非常不满:“什么时候上交的?同仁堂目前还在材料准备阶段,根本没有上交到我们这里!”
  什么材料历经7年还没准备好?从《指令》公布之日起,中国药企和相关管理部门都在做什么?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了30多位专家专程赴欧洲进行考察。回国后,将《指令》及其他法规、技术指南翻译成中文,并编写了《欧盟草药药品注册指南》。
  2006年11月3日,中国医保商会再次组织“头脑风暴”,召开“欧盟传统医药(中医药)立法应对策略研讨会”。这次会议上,政府官员、协会、企业人士济济一堂,探讨未来4年的“主要任务”。
  一晃4年过去。2010年6月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医药发展暨中药在欧洲注册国际论坛”再次探讨了中药在欧洲注册药品的紧迫性和可能性。
  “前前后后的专题会议就召开了8次,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就是没有行动。”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谈到这里颇显无奈,“不少企业持观望态度,将希望寄托在游说欧盟改变立场,放松对中药产品的监管上。他们认为,如果别的公司不做,只有自己作了认证,一旦欧盟放宽标准,自己投入很大精力并不值得。”

  为什么药企对欧盟市场表现得颇为消极?

  刘张林对记者解释说,注册的费用过高,门槛难以跨越,是大多数企业7年来没有进行注册的两大原因。

  据任广峰介绍:“中成药大都含有12到15味药,像成分最少的六味地黄丸也含有6味。这增加了药物稳定性测试的成本,因为《指令》规定,每一味草药都得经过检查和认证,一味的成本在20万英镑(约合200万元人民币)左右,合起来还得再度检测。以六味地黄丸为例,即便打了折扣,整个检测和认证过程下来也得耗费100万英镑(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指令》中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则成了两大门槛,堵死了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洲市场之路:其一,按《指令》规定,传统草药“在申请日之前至少已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内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而国内绝大多数中药产品是以非药品身份在欧洲销售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海外拓展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国外销售的最好证明就是海关的通关记录。而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在出口时,海关记录则是‘食品补充剂’。”其二,《指令》规定,在欧盟进行销售的治疗性药物制剂,必须在符合欧盟CGMP(即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要求的厂房条件下生产,而目前国内通过欧盟CGMP认证的药企不超过10家。

  伍德菲尔德则告诉记者,欧盟作出这样严格的规定也是不得已。因为大部分在英国销售的传统中草药制品其质量和安全无法保障。“例如,许多减肥中成药的成分都有安全性问题,宣称能重振男人雄风的壮阳药,其实内含化学药剂而非传统草药制品。有些中医药店的广告非常夸张,例如‘我们能治疗不孕不育’,‘我们可以治愈癌症’等等。”

  在过去几年里,有关中医药的负面新闻相当多,使得人们对中药的质量缺乏信心。
  得不偿失,还是潜力巨大
  记者采访中获悉,也不是没有中国企业在为进入欧盟市场做努力。2006年,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佛慈)曾经在英国申请注册六味地黄丸和逍遥丸两种中成药制剂,是当时中国在欧盟申请注册的第一家企业。但并不顺利。逍遥丸在中国被用于舒肝健脾、养血调经,在英国却被用来辅助治疗抑郁症;加上中药没有国家化标准,成分复杂、药理作用不明。多种因素造成注册成功的可能性太小,兰州佛慈在运作了几个月后就不了了之了。

  2009年,兰州佛慈重新申请在欧盟注册中药,这次把注册国家改在了瑞典。注册的中成药包括浓缩当归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知柏地黄丸和归脾丸五种。兰州佛慈副总经理孙裕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称,“瑞典国家药品管理局已经通过了对兰州佛慈的企业预评估,将于今年5月初提交审核。”

  对于此次注册所需的资金,孙裕介绍说:“实际上,我们整个注册过程只花了5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不是有些媒体所说的1000万元。这其中包括实验室成本,中医专家辅导、专家团推荐签字以及全部文献翻译成本,另外还有聘请两家国外公司的成本等。”

  为了能够注册申请成功,孙裕和他聘请的团队可谓不眠不休,整整奋战了两年。“光是我们兰州佛慈的人去欧洲和欧洲聘请的人员来中国就30多次,确实非常耗费精力。”

  根据中国医保商会提供的最新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全年,我国出口欧盟的中药总值为2.5亿美元(约合16.2亿元人民币),包括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四大类。其中,中成药的出口额为1233万美元(约合8000万人民币)。1233万美元的出口总量和旷日持久、耗财费力的注册成本相比,很多中国企业会觉得得不偿失。但孙裕给记者算了另一笔账,“中成药的出口目前很尴尬,所以很多企业不热衷在欧盟申请注册也是意料中的事。”而佛慈选择申请,主要是因为佛慈的全球化战略,“佛慈一年的销售额有2.6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排名第九,而一旦进入欧盟市场,我们的渠道和平台就会发挥巨大作用,这也会是佛慈的二次创业机会。另外,欧盟本身的市场是很大的,只是我们没能占领。”

  任广峰坚信欧盟对中药而言,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他说,中医药在英国民众中的影响力已越来越大,“中医药在西方走俏和西方人‘回归自然’的生活趋势有关。上世纪90年代初,西方开始流行返璞归真,追捧少加工的产品,而中医药因其取之于‘自然’而迎合了这种趋势。”在治疗皮肤病、痛症和更年期方面,中医药尤其受欢迎。

  据记者了解,除了佛慈外,目前一家四川的药企已通过了材料申请,处于等待批准阶段。还有大约6家药企正在准备上交材料。

  重新敲开欧盟之门

  一边是缺乏经验就匆忙上阵的国内中医药企业,一边是刚刚兴起便遭遇重创的国外中医药行业,中国有句老话,“医者不能自医”,那么谁能治疗他们的病呢?对于中成药而言,欧盟大门重开有日吗?

  刘张林介绍说:“目前的中成药出口是暂时退市,欧盟并未关闭简易注册的大门。5月1日以后,中方药企仍旧可以进行登记,一旦有某个品种的中成药申请注册通过后,它就可以在欧盟销售。”

  任广峰告诉记者,欧洲的中医药行业目前寄希望于中国政府出面和欧盟有关方面进行协商。一方面在《指令》的执行上缓一缓;另一方面,希望欧盟能够认可中国的药物检测实验,降低注册门槛,推动中药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他呼吁,国内机构和企业不可放弃,毕竟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功不可没。

  事实上国内的有关专家则从这一事件中看到更引人深思的问题——中国医药企业此次在欧盟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企业家对商业远景的短视和经营意识的不足。从中国和欧盟的进出口贸易来看,从来就不缺乏因制定相关法律而导致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举步维艰的案例。2007年6月1日在欧洲正式启动的REACH法案(《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其主要内容是在法案实施后的3至11年内,要求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和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500多万种制成品全部纳入管理监控系统。对于在规定时间内未及时参与化学物质注册和预注册的企业,在设限之后,如果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将要额外付出巨大成本。

  面对类似的严格法律时,中国企业往往会集体失语,不是抱怨就是退市,不从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借此机会来制定企业的远景规划,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企业的短视除了葬送掉已经培育多年的欧盟市场,还会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为任何短视的企业都不会有长远的发展,更不会成为百年品牌,这也许同样是中国缺乏真正的民族品牌的原因之一。
---------------------
39#
发表于 2011-5-21 14: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74楼zfj1028于2011-05-19 20:56发表的  :
欧洲市场是很大的,购买力极强,中国出口企业如果有机会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市场。

区区注册费用也不肯出,绝对不是个别中国中药企业的短视,难道全部中药企业都短视?

盈利企业的目的是盈利最大化,如果有巨大利润,这些中药公司难道会放弃?
.......
关于你说的费用,这是你引用张公耀的文章里找出来的

我国要完成柳树皮的草药注册,理论上所要进行的实验
测试就是95项。以平均每完成一项实验花费5000元计,共计所需实验费用是47.5
万元。再加上临床观察证据的收集与整理,就有可能是一个上百万元的开支。

随便拿个中药药方都几种草药配合使用,有几个有实力公司拿得下?

欧盟《第2004/24/EC号指令》生效之后,英国卫生部草药局于2005年成立
了一个专门机构,并制定了一个scheme(申报方案)来操作这件事。英国民间常用
的传统草药产品项目有300多个。实际完成注册的只有27个。英国草药管理当局
统计过,七年下来,每完成一个草药产品注册的花费大约是8到12万英镑。按照
我国现在的外汇市场牌价100英镑兑换1088.91元人民币计算,每个注册项目的实
际消费不过130万元人民币。这点钱对于已经“富起来”了中国,应该不算什么。
  问题在于,这样的花费对于中草药的申请是远远不够的!

张公耀的文章里说了很清楚,这样花费对中医药的申请是不够的,对“中国”来说,那是政府,不是企业。
40#
发表于 2011-5-21 14: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76楼zfj1028于2011-05-19 20:59发表的  :
写在中草药被欧盟扫地出门的时候 (本文超长,但作者写的很好)

作为传统人用草药产品的注册,只需满足下列条件即可:
  第一、所有传统草药产品的生产都必须满足良好生产实践(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标准。
  第二、申请注册的公司必须提供草药产品至少连续30年在欧盟国家使用有效
而安全的证据。如果不能提供欧盟国家以内使用30年的相关证据,也可以对应提
供欧盟国家以内使用15年和欧盟国家以外使用30年的证据。
  第三、只接受通过口服、吸食、外用的传统草药产品注册,不接受任何静脉
或肌肉注射的草药产品注册。
  第四、所有被注册的草药产品必须是不需要医生指导,也不需要遵照任何用
药限制,就可以安全使用的,这就是说,草药产品一旦获准注册,就可以作为非
处方药销售。(附记:这里所讲的“医生”是指在欧盟国家注册的医生,不包括
草药医生。)
  第五、所有被注册的草药产品必须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30年法则),或者
通过现代药物学的实验研究明确了其中的有效成分。如果依据后者申请注册,则
需要提供理化测试、生物测试、药理测试、毒理测试、临床使用结果的对比测试,
共计五个方面的测试数据。如果有已经发表的草药产品研究报告,也可以作为申
请的实验依据。既不能满足“30年法则”要求,又不能提供现代药物学实验证据
的,将不被接受为简易注册。
  第六、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加入申请注册的草药产品当中。但是,这些被加
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草药产品原有成分相比应当只是从属性的,并且是草药
原料中已经具备的。也就是说,如果草药产品原料中含维生素,可以在草药产品
中再补充少量的维生素;如果草药产品原料中不含人工牛黄,则绝对不允许在草
药产品中添加人工牛黄。
  第七、从草药当中萃取有效成分(相当于我国公民常说的“植物精华”,不
属于传统草药产品的注册范畴。这些产品在进入欧盟药品市场之前,需按复杂程
序申请注册,不得按简易程序申请注册。
  第八、自己生产或配制的草药产品给自己或亲戚朋友吃,不在市面上销售,
可以不受这个注册指令的限制。
  以上草药产品注册指令,是针对所有希望在欧盟销售的草药产品项目的,并
不特别针对中草药。但是,依据这个注册指令,下列中草药产品直接地就不符合
注册要求:
  1、中成药。(须按工业化生产的药品接受复杂程序注册,不在简易注册范
围之列)。
2、风油精、万金油、万花油、红花油、活络油之类用“植物精华”生产出
来的草药制品。(违背以上第七条)。
  3、中药和西药混合配制而成的复方药。(违背以上第六条)。
  4、组方不严,可以随意加减药物分量(成人和儿童用药明显量就不同)和组成成分的汤、丸、膏、散、丹。
(违背“30年法则”)。
  5、祖传秘方和民间偏方。(违背“30年法则”,怎么就违背30年法则,云南白药是国家保密配方前不就是祖传秘方吗,使用上百年了,只是没有正规的医学记录而已,没有这种医学记录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人家是开诊所或者药店的,不是正规医学院或者研究院)。
  6、只能按医嘱使用的单方或复方。(违背以上第四条)。
  7、中药注射剂。(违背以上第三条)。
  8、不能满足欧盟国家共同制定的良好生产实践(GMP)标准的草药产品。
(违背以上第一条)。
中药都不符合上面情况,就不能以这些标准来检验,通不过是合理的,这就好比拿食品检验标准与药品检验标志同等对待一样(这与你想表达的中药是不对这样的观点有关吗)
.......

你借鉴的东西好多太牵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5-18 09:41 , Processed in 0.237173 second(s), 12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