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zfj10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发感慨:中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将继续存在和忽悠

[复制链接]
2661#
发表于 2009-8-18 14:59:28 | 只看该作者
求楼上签名影片
2662#
发表于 2009-8-18 18:30:10 | 只看该作者
话说,貌似俺还没在此帖内留名。。
2663#
发表于 2009-8-21 23:29:3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653楼paladin025于2009-08-13 22:18发表的  :

似乎是他得了湿疹之后吃各种药之后的结果
中西药都没少吃
从结果反推论,得了湿疹可能是隐蔽性肾炎的一种表现,隐蔽性肾炎可以算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湿疹反复不愈,说明体内免疫有问题,就是说他可能是先有隐蔽性肾炎然后再在皮肤上表现出来(一种可能)
隐蔽性肾炎需要休息的,过度疲劳会导致肾炎加重转为其他类型肾炎(都比这种重),泌尿道感染则会要命了。。。
2664#
发表于 2009-8-24 14:58:5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647楼pipi2000于2009-08-10 17:56发表的  :


请给点对那场瘟疫的防治策略的详细提示,埋尸体隔离病人就不用提了。


很普通的 首先是在各大城市中用硫磺消毒 这是最基本的 部分大城市用了些药材
其次 重病者要隔离是肯定的  然后会用其他药材煎药 起到一个防治的作用,很好的预防了瘟疫的蔓延 其中最牛X的大夫就是那么万恶的张角 所以之后他才会那样又影响力了
不想欧洲黑死病 除了隔离就没别的办法
2665#
发表于 2009-8-24 16:27:1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663楼废土上的曹操于2009-08-24 14:58发表的  :



很普通的 首先是在各大城市中用硫磺消毒 这是最基本的 部分大城市用了些药材
其次 重病者要隔离是肯定的  然后会用其他药材煎药 起到一个防治的作用,很好的预防了瘟疫的蔓延 其中最牛X的大夫就是那么万恶的张角 所以之后他才会那样又影响力了
.......

总结一下:

    有人成功的阻止了瘟疫,然后成了中医(也可以叫神医)。

    而不是有中医成功阻止了瘟疫。
2666#
发表于 2009-8-24 18:47:13 | 只看该作者
添砖加瓦
266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19:01:12 | 只看该作者
“网瘾”是不是病?

                              ·方舟子·

    1995年3月16日,纽约心理医生伊凡·戈德堡在一个心理医生网络贴了篇帖
子,声称“网瘾障碍”的患者数量正在急剧增长,宣布为此在网上成立“网瘾支
持小组”,并列出了网瘾的诊断标准。“网瘾”一词自此面世。不过那是一篇搞
笑的帖子,所谓网瘾的诊断标准是参照赌瘾(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列出来的,
在网上成立“网瘾支持小组”就和在赌场成立“赌瘾支持小组”一样好笑。戈德
堡本人到现在也不相信有“网瘾障碍”这么一种心理疾病。

    但是戈德堡创造出的这个词语却有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有一些心理医生并不
把这当成笑话,还正儿八经治起了网瘾。在戈德堡发明“网瘾”一词的第二年,
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玛丽莎·欧扎克就在她工作的医院开了专治网瘾的门诊。她
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网瘾患者,在发现自己玩电子游戏玩上瘾之后才想到这可能是
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

    美国精神病协会编的《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编的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精神疾病部分都没有把“网瘾”列进去。
不过,这两本权威指南的最新版本出版的时间都比较早:前者在1994年,后者在
1992年,都在网瘾问题被提出之前。《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预计在2012年
出版新版本,有的专家提议把网瘾列进去,有的则反对。

    我们耳闻目睹有很多人由于沉迷于上网而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会
直觉地认为这是心理有病,但是为什么有些心理学专家反对把网瘾当成一种心理
疾病呢?一个理由是,沉迷于某种活动并不等于就是一种病态行为。比如,有很
多人整天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也会因此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工作,是不
是该认为这些人得了“电视瘾”,必须加以治疗呢?

    另一个理由是,有网瘾的人往往有其他心理疾病:青少年沉迷于上网,可能
是由于有严重的心理发育问题,例如患有注意力缺乏症(即俗称多动症)或缺乏
社会交往能力;忧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把上网聊天做为一种释放心理紧张的手段;
有人上网赌博难以自拔是由于有赌瘾,等等。上网过度是这些疾病的表现,但是
本身不是病。对这些患者,应该是针对他们患的心理疾病进行治疗。例如,对沉
迷于上网赌博的患者,应该是让他们戒掉赌瘾,而不是试图去戒掉网瘾,否则他
们即使不上网,也会在网下继续赌博。

    既然学术界在目前对有没有网瘾这种心理疾病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没有权
威的诊断标准,又根据什么判定某人是否患有网瘾需要治疗,如何治疗,治疗的
效果又是如何呢?提起网瘾,人们很容易想起“毒瘾”、“酒瘾”、“烟瘾”、
“赌瘾”。但是网瘾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毒品、酒精、香烟和赌博都有害无
益,戒除它们的目标是做到彻底告别它们,而不是减少使用。例如酗酒者在戒酒
时往往要记录自己已有多少天滴酒不沾,如果某一天又开喝了就前功尽弃,必须
从头开始戒。但是互联网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通讯工具,戒除网瘾的目标显然不是
要完全放弃上网,否则反而会对生活、学习、工作造成不便。何况对许多人来说,
上网是其谋生手段,整天泡在网上是常态,排斥上网反而不正常。

    有一项研究认为,大部分沉迷于上网的人在一年后都自觉减少了上网时间,
表明这是一种可以自我纠正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自己上网过度,主动寻求心理治
疗,当然也是其权利。但是这样的治疗都带着试验性质,就应该遵循医学临床试
验的规范和伦理,对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做恰当的评估。国外治
疗“网瘾”的方法和治疗“酒瘾”类似,比如提供心理辅导和采用认知行为群体
疗法。这些疗法至少不会对寻求帮助的人造成伤害,符合“首先要无害”的医学
伦理。

    国内一度采用电击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瘾,便违反了医学伦理。电击疗法被用
来治疗心理疾病,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也是最有争议的疗法,并有显著
的副作用。目前电击只被用以治疗少数几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用以治疗严
重的忧郁症,有临床试验研究认为有一定的效果。通过对脑部施加电击诱发抽搐
并改变大脑功能,其机理至今不明,但已知能损害记忆和认知功能。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再施加电击的
步骤,以减轻电击的痛苦。只有极个别国家还在进行不加麻醉的电击。世界卫生
组织呼吁在世界范围内禁止不加麻醉的电击。从国内接受电击治疗的网瘾青少年
事后痛苦不堪的描述来看,他们显然没有被麻醉,违反了国际惯例和世界卫生组
织的要求。这是把电击疗法当成了惩罚措施,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虐待青少年的行
为,对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危害,可能比网瘾还要大得多。

    在有关电击治疗网瘾的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卫生部终于发函停止了
这种做法。但是对一种违背医学伦理并用以赢利的试验性疗法,不应只限于事后
姗姗来迟的叫停,还应该追究医院、医生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2009.7.22.)
2668#
发表于 2009-8-27 17:24:17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664楼pipi2000于2009-08-24 16:27发表的  :


总结一下:

    有人成功的阻止了瘟疫,然后成了中医(也可以叫神医)。
.......


那么 《黄帝内经》你怎么说? 难道《黄帝内经》的出现也不能说是中医的起源么
2669#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17:36:0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667楼废土上的曹操于2009-08-27 17:24发表的  :



那么 《黄帝内经》你怎么说? 难道《黄帝内经》的出现也不能说是中医的起源么



请看红字部分


 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一)

  作者:王力微

  第一篇:《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和作者考证

  说明

  本书所参考的古今文献众多,为简洁,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不在参考文献中
列出,说明如下:

  1.  凡参考今人文献者,均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并致谢意。

  2.  凡参考古人文献,因版本众多,卷数或篇目确定,如:《黄帝内经》、
《左传》、《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记》、《汉书》、
《白虎通义》、《周礼注疏》等,只在正文中说明,不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

  3.  参考的古籍,尽量采用现在出版的校勘本之善者,有的也采用影印本。
需特别强调者,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4.  对找不到现代标点本或影印本者,采用《钦定四库全书》文渊阁电子
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如:《白虎通义》的引文。

  前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据多数专家考证,它约成书
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
面的总结和体现。而且对人体生理学、医学病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候学等
比西方近代才兴起的学科对人体的发现、论述还精深、全面。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泉源,是用阴阳无行学说解释人体内环境统一
性的典范,所以它已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1]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一部托名黄帝所著的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
典籍……成书于战国时期。它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
和理论基础,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问世后,受到了特殊保护,躲过了秦始皇焚书之火。”[2]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巨著,它总结了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公元前5—3世纪)我国人民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同时又是有史以来医家对针
灸经络学说的第一次大总结。

  “《内经》是伪托为黄帝和其臣子岐伯、雷公等论医之书,故又称《黄帝内
经》。……《灵枢》的名称,是唐朝王冰注《内经》以后才确定下来。

  “《内经》的著书年代,现在已不可确考。专家们认为,这部著作是战国至
秦汉时期的作品,其成书不会晚于公元前3世纪。……《内经》一书的诞生,标
志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内经》最突出的成就是,以长期医疗实践为基础,总结出比较系统、完
整、具有我国民族医疗特点的医学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内经》的内容极为丰
富,从基本理论、疾病描写、诊断治疗,到针灸、养生都有很详细的记载。特别
是基本理论和原则,不但是过去医学理论的总结,而且指导着我国秦汉以来的医
学发展,成为中医理论和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宋元以后,中医的基本理论和
原则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在最基本的方面并没有越出《内经》的规范。所以直到
今天,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它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就是许多医学界人士把它
当作“经典”的缘故。

  “两千多年以来的医疗实践证明:《内经》一书的价值甚高,它不仅为国内
医学家所重视,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医学家和科学家的高度注意。有的国际
针灸组织,还把它列为必读的参考书。”[3]

  “《黄帝内经》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我看它也是世界医学的
百科全书,大家都要向它求教。这本书讲到了天文、地理、社会环境以及人体的
生理、病理各种现象及诊断和医疗保健原理实践等,讲得十分透彻。对这本书,
我还懂得很少,是个小学生,这一宝贵遗产有待开发。”[4]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是很权威的著作,对《内经》的成书年
代是这样解释的:“这是一部托名‘黄帝’的著作,传者已难以稽考。明代医学
家吕复认为此书‘观其意旨,殆非一时之言,及其撰述,亦非一人之手。”这个
见解为后世医家所广泛认可。至于著述年代则有几种说法,但多数学者认为,此
书的基本内容写成于战国后期,迄于汉代,陆续有所补订。”[5]

  上述引文中,很多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1.说它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什么?说“多数学者认为”如何如何,
这“多数学者”是谁?他们赞成什么的依据是什么?依据靠得住吗?经得起检验
吗?

  2.医学的源泉,应该是研究人,以及与人的生长发育、病理、诊断、治疗
手段相关的学问,还是去依据一本连成书时代和作者都搞不清的书?

  3.说《黄帝内经》躲过秦皇的焚书之火的根据是什么?秦皇焚过医书吗?

  4.唐朝的王冰,所注的是《内经》吗?这是个很容易查清的问题,是否再
仔细查查?

  5.在自己懂得很少的情况下,说“《黄帝内经》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医学的
百科全书,我看它也是世界医学的百科全书,大家都要向它求教。”这样的话的
根据是什么?就是因为自己不懂吗?

  对其具体内容的评价,以后再述。总体来说,在成书时间方面,大百全说得
还有些依据,但仍模糊,后面会详细讨论。其它一些说法,大有反正考察不清,
把书说得越古越神秘就越伟大的感觉。

  《黄帝内经》既是中医的源泉和理论基础,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现在很多中
医书把《黄帝内经》中的每一句话都称做 “经文”,不知这些对《黄帝内经》
无限崇拜者,是否真的弄懂了这些“经文”是谁写的,是否能解释清楚,每句
“经文”的含义是什么。

  科学的态度,就是不能盲目迷信。无论古人也好,今人也好,中国人也好,
外国人也好,对的就信,不对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还要指出,不对在哪里,发
扬正确,纠正错误,这就是科学态度。所以,弄清《黄帝内经》的来龙去脉,成
书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十分必要。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互相印证,也
有可能。决不应该凭臆断、凭感觉去说这是一本成书于什么时代的书。考察清楚
这个问题,对正确对待这本书,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既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本书,就肯定会有人去编它。什么时
候,什么人编的,没有明确的记载,给这本书的成书,留下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可以肯定,这不是黄帝时代黄帝和岐伯等人的问答,说是春秋战国也好,秦汉也
好,必须让证据说话。

  像生物本身存在进化的痕迹一样,《黄帝内经》一书本身也存在时代的痕迹。
把它们剔取出来,加以考察,就像考察化石、文物一样,同样能得出相当准确的
结论。

  《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具体地接触并考察事物本身。这
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要有正确的意识,必须去考察客观
存在的事物的原理是完全相通的。要弄清《黄帝内经》的成书时代和作者,就要
考察《黄帝内经》本身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文献、文物及一切有关的资料,以及
这些文献资料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严谨的分析,就能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任何科技水平,都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社会生活等等息息
相关,必然留下时代的印迹,这是解开一切迷团的钥匙,是“事有必至,理有固
然”所使然,这就是考古学家为什么能根据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定等手段,知道
化石的具体年代;通过出土文物留下的蛛丝马迹,参照已知的资料,能破解文物
年代的原因。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根据文献上的痕量记载,参校出土文物、天
文历法、同位素测定等手段进行和完成的。根据痕量线索的刑侦破案,也是同样
的道理。

  在此以前,也有不少学者,根据《黄帝内经》的文字特征,和某些时代的文
化特征相比照,作了很多有益而卓越的工作。我所做的,是进一步把此书的成书
确切时间和作者考察清楚,并提出相关的证据。同时,也考察了此书的流传情况。
我认为,这样的工作对破除对《黄帝内经》的盲目崇拜和神化,历史地对待这本
书是有益的。

 
 《黄帝内经》中所留下的时代印迹和旁证资料,远比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能依
据的资料要多得多,弄清其来龙去脉,是完全可能的。一些文献,分散看来,所
述不过如此,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会有在开始意想不到的发现。


  下面,从六个方面来论证和探讨《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它的作者。

(后略)
2670#
发表于 2009-8-28 08:50:47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667楼废土上的曹操于2009-08-27 17:24发表的  :



那么 《黄帝内经》你怎么说? 难道《黄帝内经》的出现也不能说是中医的起源么

我不学医,对《内经》不了解,但是一直想知道这东西从诞生到现在有人修缮过吗?
2671#
发表于 2009-8-28 13:05:39 | 只看该作者
纯 盖楼
2672#
发表于 2009-8-28 20:30:12 | 只看该作者
盖楼留名
2673#
发表于 2009-8-28 20:40:23 | 只看该作者
我靠,当时没留意,竟然这么高~
2674#
发表于 2009-8-29 19:54:11 | 只看该作者
哇!
2675#
发表于 2009-8-30 14:13:45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高了
2676#
发表于 2009-8-31 21:56:02 | 只看该作者
也差不了這一腳。
2677#
发表于 2009-9-3 16:28:10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到268页了
2678#
发表于 2009-9-3 16:29:0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会不会到300页~
2679#
发表于 2009-9-3 17:51:13 | 只看该作者
添砖加瓦~
2680#
发表于 2009-9-4 14:31:57 | 只看该作者
盖楼盖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6-2 13:47 , Processed in 0.069271 second(s), 11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