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98|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根据《Notd:AM》为背景所作的中国篇同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23:4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先说的话:
标题这东西,咱们不写,考虑好了再补上。
写这个,无非是无聊图个乐子。也让大家检测检测本人的文笔如何。

首先,转接驳关于本文中将出现的,关于那些丧尸的比较合理的解释。————BY 百度穿越火线贴吧的Nick伯爵
丧尸是会死而复生的,即使被打穿了心脏或头部,也仍然拥有行动能力。如果把丧尸看做一个高级动物的个体,这在生物学上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反过来假设,被病毒感染的生物已经变成了一个单细胞集合体。这样以来就能够解决头部被打穿也不会索其性命的难题。
在这之上作进一步假设。丧尸和腐蚀类细菌一样,是通过异样无氧呼吸进行新陈代谢的。因此需要不断的吞噬血肉。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接近永垂不朽的生命。但是作为代价,丧尸重的细胞在强光下会进行剧烈的有氧呼吸。产生对丧尸而言是剧毒的化学物质并且极速地消耗细胞中的养料。所以丧尸非常惧怕阳光。
假设,低等丧尸是未知病毒感染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病毒还没有把细胞完全同化。因此,细胞还会呈现原来的一些性状,所以低级丧尸和感染前的外表是相差不多的,而他们的行动方式也倾向于未感染前的状态,这是因为脑细胞可能还有部分残留。在海中有一些种类的水母。他们在成群活动的同时,会自发地互相结合。形成一个大的水母。但是在目前的研究里,并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水母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高等变异体的前身:普通变异体们一定有一种方式互相传递信息,从而发生异变,这就是本小说中尸魔、巨尸魔的来历。
初等丧尸在被面积杀伤武器打死的时候,为什么会在尸体上爬出小型变异丧尸和一些虫子呢?这是神经元在起作用,只要有一个神经元活着,它就会复制自己,一定数量以后,神经元们可以完成身体的重组。毕竟丧尸的恢复能力是很强的。但必须有个临界点,不然所有的丧尸,包括尸魔和其他变异体都成为了永远消灭不清的复活体。还有一点就是复制几率,几率是条件几率,包括现场的温度,湿度,含氧量和水量等等。另外还包括病毒的DNA链长理论。当然在阳光下是无法完成复活复制的。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以为细胞是无限制地分裂,不过海弗利教授在经由持续培植细胞过程中,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使得细胞分裂有次数的限制。海弗利教授观察细胞一定有计次或有计时机制,细胞复制的次数和物种的长寿大有关系。以小白鼠为例复制次数为15到20次,人类胚胎细胞的复制次数为50至70次,细胞复制次数最高的是加拉巴哥大海龟,大约为125倍,最长可以活175年。隐藏在细胞里的钟是什么一个细胞分裂为二时,DNA中的一般也要一分为二,为了完成分裂,DNA的双螺旋有一小部分会解开,其中有酵素会复制一部分,酵素会遍寻未缠绕的DNA复制下来,并且连接之前酵素所复制的部分,不过酵素要连接DNA并非屡试不爽,所以不能复制的部分就遗漏了,端粒也就短了。端粒太短时染色体就会彼此黏住,使得细胞不正常,所以细胞要未雨绸缪设定停止分裂,每次细胞分裂时端粒就缩短,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当细胞停止分裂,身体就开始衰老,端粒就是一分一秒把生命流失掉的东西。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病毒的DNA链长足够,则神经元可以完成复制。
生命进化的漫长过程中,有两种生活方式。结肠杆菌不像人类,它的环状DNA没有末端,所以不必忧虑端粒会变短,这是结肠杆菌选择不朽之道,不限制地分裂,复制同样的DNA给下一代。另一个例子就是酵母菌,酵母菌像人类一样有线状DNA,线装DNA的两端有端粒,所以使生命有受限的危险。
地狱狂暴者:由低等生命形态进化出来的新生命形态,非哺乳类智慧生物,因进化时间长,需求条件多,所以仅仅进化出两只,不过依然人类造成很大威胁。
丧尸中第一个不怕阳光的变异体,一只小型变异惊吓者,它的外表会不断地进行迅速的新陈代谢,并且分泌特殊的液体,从而获得了免疫阳光的能力。而代价是,它不能进食血肉...而要吃淀粉类......因为,人,或者说是肉食类动物,在体内只能产生有限种类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不能被人体自行制造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短缺。但是在植物体内尤其是富含淀粉的果实内大量存在。所以这种生物只能靠淀粉类食物维持生命,这也是它在白天出现的代价。

另外,凝固汽油是一种对付丧尸的绝佳武器,因为其的速效燃烧能瞬间释放恐怖的高热,以及造成生物细胞的剧烈有氧作用,在高热对细胞的损毁以及剧烈的有氧作用之下,绝大部分丧尸会立刻变成一团烤肉,或者说爆竹?
然而,凝固汽油并非适用于所有种类的丧尸。比如结构与普通丧尸完全不同的尸魔。
尸魔的外表皮有一层接近硅结晶的骨质层,灼烧不但对其无效,相反还会促进它体内细胞的良性组合,从而有更大几率产生类似于免疫的效果。
对付尸魔,最佳的办法应该是把它做成“开花馒头”。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23:42:03 | 只看该作者

根据《Notd:AM》为背景所作的中国篇同人。

那么下面进入正题。

题记:我们依然活着。我们依然顽强地活着。

引子:
公元2037年9月2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B属团一营E连特别营救战术小组联队“Alpha”、“Bravo”进入新污染源爆发地Ravenholm执行代号为“SilentHill”的救援战术任务。
9月28日,美当局向Ravenholm发射50万吨级TNT的小型“启示录”核战术飞弹。整个Ravenholm地区化为废墟。Alpha、Bravo所有成员被追赠“国家英雄”称号,授予十字勋章。
同时,各国政府联名抗议美当局毁灭环境的行为。
10月3日,美总统被迫辞职。
10月15日,新污染源爆发,并波及全美。
10月26日,污染源由被感染的候鸟携带,蔓延至全球各地。
11月7日,中国北方爆发大规模感染。“D日”。
11月13日,军方调集重兵对大城市、区进行重点清理、援救。并且发射了十余枚“清理弹”。
11月22日,中国北方已无正常生命痕迹。军队撤至长江一线进行防御。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23:43:2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不需要解释的幸存

下午三点二十七分。
这个浑浑噩噩的人睁开眼睛看了看表。
已经是第十三天。
他叫王彪,十三天奔波了几百公里。眼看今天就要到达希望所在的前哨。
把还剩余的那些“有用的东西”整理妥当后,他草草包扎了昨天跑进一个百货商店“觅食”时被甘竹鱼罐头盒划伤的右手。
还好自己是个左撇子,这个男人庆幸地想。
片刻之后,王彪背着那些“有用的东西”继续上路。已经是下午三点了,还有大约三个半小时的可活动时间。
四点一刻,王彪走在高速公路上。被毁坏的车辆到处都是,把护栏给撞得惨不忍睹。偶尔会碰上一些“最可爱的人”残缺不全的尸体,以及他们的遗物。
五点三十六分,王彪发现前面的高速路断了,只好找了个地方翻下高速路,中途照例碰上一些露出骨头茬子的人类肢体,有些似乎还被啃过了,王彪恶心得肠子差点后悔。
但毕竟这些东西他王彪在过去的十三天里已经见得快麻木了。所以即便他感到恶心,却没有绕道。毕竟生的希望就在前方。
五点五十三分,王彪发现一个半座着的人类,走近了才发觉是具已经变异了的丧尸。最可爱的人,肩上的衔章是一条横杠一颗星。正在大嚼不知什么地方弄到的大米。
那位“仁兄”旁边有两把老式的“九五”。但王彪只是扫了一眼,匆匆路过。
毕竟他一个不懂用枪的人带上把枪不但没啥帮助,却会干耗自己体力。还是体力重要些。
至于那位“仁兄”么,一个吃大米的,对自己的血和肉不会有啥兴趣。  
六点十一分。太阳西坠,活动时间即将结束。王彪找了个似乎比较安全的地方,至少是他自己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安顿下来。
六点二十分,王彪检视自己即将过夜的地方完毕,靠在变异生物无法轻易接近的墙壁上安心地收拾自己的肚子。

顺便提一下,他所处的位置是一座桥的桥洞,确实不是一个非正常人能进去的地方。

七点五十六分,月光洒落。似乎到了另外那种东西开饭的时间了。
王彪把自己行囊里的东西一一抖出来:睡袋、纱布、感冒药(没安眠药成分)、云南白药、两支1.5升的瓶装纯净水和一瓶运动能量饮料、一些罐头和速食食品、数个新式打火机(王彪看了看标价,一个卖160多RMB)、以及他的本职物品,照相机与电子记录本。

他把电子记录本打开,拿起书写笔记录下了今天的行程。以及,他的日记。

完事后,他撑开睡袋钻了进去。桥洞外,月光正浓。

(那么,下章让我们看看他的日记吧)
地板
发表于 2008-6-6 00:53:46 | 只看该作者
诶...日记写的个啥? [s:22]
5#
发表于 2008-6-6 08:13:09 | 只看该作者
[s:11] 唔.....期待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6 08:47:05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将与《睡原》一起持续缓慢更新。

同时要感谢我家的阿雪(Rebecca),百度CF吧的Nick伯爵。
[s:25]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8:43: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不需要解释的幸存(续行一)

子夜,惨白的月光抚摸着大地。那一方公民们就如同从地里钻出来一般,纷纷出现在地面上。
地上还剩余的那些腐烂的人类肢体只能打个牙祭,想要弄到更多美味的鲜肉,就必须突破人类的防线。
为了它们的饕餮之宴,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向士兵们的防线发动了冲击。

晚上九点二十二分,河南省信阳市南向三十公里,河南省幸存者救援前哨站第12237号。
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战士李正林揉了揉已经开始发疼的眼睛,舒了舒胳膊。
还有三小时不到就可以换哨了。想到这,他不禁松了口气。
整个连队只剩下七十四个人了。其余的或者被它们杀死吃掉,或者,加入了它们。
他已经亲手杀了两个战友,在他们张开唾液四溢的嘴咬向他时……
从口袋里掏出最后一支烟,缓慢地点上,深吸一口。李正林的情绪随着烟的作用稍微放松了一点。
接着,他把烟头甩掉,摁下了报警装置的按钮。
数量多得难以目测的丧尸群正从西南侧七百米左右的地方接近哨站。

“弟兄们!准备战斗!”连长提着一支老式的“九五”式,连战斗服都没穿好就跑了出来。“放近了打,注意节省弹药!”
李正林看着那些人型生物,浑身像触电般抖了抖,整个人似乎瞬间变精神了。他爬下哨岗,跑回营房取出自己的本职武器,跑到了工事前。
那股腐肉味真臭。李正林皱起眉头,厌恶地看着不断逼近的生物,同时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
“李大牛,你说大得有多少个?”连长的话由私人通讯信道传入耳机。
“没看清,少说七八百。”李正林往着已经逼近到四百米的生物,边执行检查工作边回答。
“七八百?还能应付。大牛,自己小心。被挠上一下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问题,你当我和那些憨疙瘩新兵娃娃一样傻?二柱,看我怎么烤了这些王八犊子。”

三百……两百……
进入战斗状态的士兵们盯着不断接近的丧尸群。手指纷纷放好在扳机扣上。
一百七……一百五……一百三...
“给我狠狠地打!”连长率先开火。
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22:58: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章:不需要解释的幸存(完)

战士们紧随其后。弹幕编织成一张网,罩向丧尸群。瞬间把第一排丧尸撕成肉块。没有人欢呼,后面的丧尸坚决地推进着。
一百……
又一批丧尸被弹幕的力量扯碎。
七十……
第三批丧尸被撕碎。与此同时,李正林打开了点火钮,同时拨开了喷射阀。
火龙以接近500KM/H的速度笼罩了丧尸群。一股脂肪剧烈燃烧的臭味弥漫开来。近百数丧尸变成火球,顽固地向前挪了一段距离后,浑身哔啵作响的倒在地上。
李正林与他的火焰喷射器及时弥补了由于战友更换弹匣造成的火力空隙。
然而丧尸坚决贯彻“推进就是胜利”。
五十……
李正林又烧倒了两批丧尸。
三十……
李正林的火焰喷射器燃料消耗殆尽。脂肪燃烧的臭气熏得他的眼睛不住掉泪。丧尸群已经缩小至半数不到。
二十……
李正林扛着他的火焰喷射器回到掩体,顺手操起一支“九五”。
十一……
丧尸群的规模已经小到可以用肉眼测算。
五……
战士们以战斗队型后撤。李正林瞄准一只剩半个脑袋的,利落地把它那半个脑袋“摘”了下来。

然后?局势逆转。
丧尸辇上了战士们,瞬间五个人被缠住,拖入了丧尸群。在他们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之后,成为了丧尸的食物。
接着第七个……
十……十二……十六……二十……
丧尸群接近崩离。而士兵的数目也从七十四锐减至三十三。双方仍在拉锯中。
直到,丧尸被全部消灭。此时士兵的数目仅余十九人。

李正林在作战服的口袋里摸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之前尚未吸完就掐灭了的半截烟。他重新点上,猛吸一口。
这是自己在世上最后的一支烟了。他看着正在流血的右手想到。
连长被丧尸卷住时他也被另外一只丧尸挠了一下。
这时,右手腕上行军表的屏幕亮了。十二点整。

到换哨的时间了。
9#
发表于 2008-6-12 16:27:40 | 只看该作者
[s:23] 有个问题……如果丧尸把活人都分吃掉了,如何扩大本身的数量?如果没有吃掉,如何解决自身的饥饿感?丧尸是否有能力分辨对一个人该吃到一个什么程度呢?还有,兵士在对付丧尸时为什么不边开火边后撤。始终保持与丧尸的距离,丧尸的行动速度缓慢,应该不存在精确度的问题吧。在点杀伤武器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使用面杀伤武器,例如枪榴弹或者手雷之类的更有效的武器呢?
10#
发表于 2008-6-12 16:44:57 | 只看该作者
[s:20] 顺便补充点火焰喷射器的资料:

    国产74式火焰喷射器是我军自行研制装备的轻型喷火器,由油瓶组、输油管和喷火枪组成,全重20千克,全长850毫米,口径14.5毫米,配用3个燃料筒,最大射程40米~45米,后坐冲量约65千克,重装填时间为4分钟左右。该火焰喷射器用以消灭掩蔽部、沟涧、防空洞、工事、暗堡中的有生力量,用以歼灭近距离战斗中的敌人,燃烧摧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车辆等。74式火焰喷射器射程远,可靠性强,具有很强的震撼性。喷射时油料集中性好,不易分散且燃烧猛烈。
   
    1989年4月6日,74式火焰喷射器与意大利的T-148火焰喷射器进行了对抗赛,74式的准确性和威力更胜一筹,但也有油量少、管线多、勤务复杂等弱点。意大利的T-148火焰喷射器设计新颖,喷射完后的枪口温度低,不烫手。防水性也比较好,淋了一桶水后,仍能正常喷火。T-148在枪与喷管、油瓶与软管之间均采用滚珠轴承,操作灵活。它的装油量多达15升,可喷射十几次,尤其适用于清扫战壕的战斗,使用者能像用冲锋枪一样机动作战。通过中意火焰喷射器对抗,使我们认识到了74式火焰喷射器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对我们进一步研制更先进的火焰喷射器提供了帮助。
11#
发表于 2008-6-12 16:54:43 | 只看该作者
[s:11] 丧尸应该是吃肉软鲜嫩的内脏~~~
12#
发表于 2008-6-13 20:10:45 | 只看该作者
快快更新,很期待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6:48:58 | 只看该作者
回沙子七楼的话:
丧尸的原料就是人类。尤其是那些被丧尸弄伤的人类(丧尸病毒由血液传播)。
被丧尸弄伤的人类即便开火打死,也会在细胞重组完成后复活。
第二章有你需要弄清楚的这一部分的资料。

士兵开火是在撤退的,但他们是幸存者前哨战的戒备兵,幸存者还是有的,平民是不是需要最可爱的人守护呢?

丧尸群的规模已经小到可以用肉眼测算。
五……
战士们以战斗队型后撤。李正林瞄准一只剩半个脑袋的,利落地把它那半个脑袋“摘”了下来。[

请看这段。

另外关于片杀伤武器的问题。
手雷的实际作用对付丧尸,尤其是普通手雷那可以说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因为丧尸彻底死亡需要的是强度足够大的火力进行持续杀伤。比如说弹幕,炮火饱和攻击,高热火焰灼烧。
这不是游戏并且丧尸也没有HP值。

至于枪榴弹,威力也绝非电影中的那么夸张。实际上一个连队的火力中榴弹似乎是不配备的,毕竟他们不是特殊作战连队。
单兵火炮倒是有一门,但为什么没使用,我得留到后面说(虽然原因实际上很简单)。

还有关于火焰喷射器的问题。
毕竟这个故事背景架构在NOTD:AM之上。时间是2037年。那时候中国的火焰喷射器早就脱离了74式了。70米远也是火焰喷射器所可以达到的距离。
我写这篇文,其中有很多关于军事的地方是和大家所理解的有偏差的。一部分应该是我个人的错误,另一部分则是你们所不了解而我所了解的地方。
比如说手雷、枪榴弹的问题。以及王彪为什么不带枪。

另外谢谢沙子同学给我提供的火焰喷射器参数,这对我之后的架构有些帮助。
[s:25]
14#
发表于 2008-6-16 21:12: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丧尸设定的也太强了吧 [s:22]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03:02: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一个易拉罐引发了一场万人空巷的追星运动,以及?...

真是噩梦般的十八分钟,我竟然忘记了他们是异类!
                                  ————2037年11月21日

  早上六点三十三分。王彪从睡袋里爬了出来。顺便把自己蜷缩了一夜的身体拉直。
  手上的伤口情况似乎不太乐观,已经开始出现脓水。王彪皱着眉头把脓水挤干净又重新包扎了一次。接着,他把睡袋折好,一边赶路一边处理已经抱怨得擂起鼓的肚子。
  ?!在王彪把食物放进嘴里的当口,口腔中突然传来一阵刺痛。
  原来是口腔溃疡了。
  这时候出现口腔溃疡,真不是件好事。这意味着开始缺乏维生素。
  六点五十三分。信阳市已经在望。过了信阳市再行进三十公里,就可以到达第12237号幸存者救援哨所了。
  信阳市,312国道、107国道与京广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是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
  曾几何时,高楼林立,人流川腾。而今变成了一片近乎死域的废墟。残破、毫无生气的建筑群,从中偶尔冒出零星烟火。人见着那情形,连丁点活力都奉欠。
  七点三十三分。王彪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废墟之间。在穿过一个不知道是学校还是工厂的共用食堂时,碰上了一群正在嚼大米的。
  在和昨天那位“仁兄”打过照面后,王彪下意识里放松了对嚼大米的“仁兄”的戒备。想当然认为它们对自己身上的血和肉铁定不感兴趣。
  于是他准备大摇大摆的从“别人”面前走过去。
  七点五十一分。王彪倚着单人电动车大口喘气,剧烈的运动“帮助”他消耗了可观的体能。

  原因?十八分钟的生存大考验。一个易拉罐,一场万人空巷的追星运动。
  王彪很快就为自己的“想当然”付出了代价。
  在他不小心踢到一个易拉罐而把整群嚼大米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时,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个严重得离谱的错误。
  人类总有些习惯性行为。丧尸自然不会有例外。对于自己的突然转变,想必这些嚼大米的“仁兄”也郁闷得紧。
  尽管血和肉无法给自己提供必要的能量,但用来怀念怀念真正的咀嚼?那似乎也不错。
  在它们得到了相同的见地之后,列队般整齐的,以0.5米/秒的速度接近王彪。
  王彪看着正在合围他的丧尸群,脸也变成了个三十年前最为流行的“囧”字。风紧?扯乎!
  王彪迅速从来的路退走。可这也无法避免越来越多的丧尸由向他行注目礼转而加入了追捕大军。
  生存大考验正式开始。
  王彪在万众瞩目下变成了传说中的?呃?国宝战士。
  七点三十四分十三秒,王彪暂时摆脱丧尸群,跑入一家医疗用品店。口腔溃疡贴片、消毒药、绷带,维生素含片,入手。
  七点三十六分十九秒,丧尸群再次进行合围,地点为一家刀具店。王彪以一把仿武士刀摘掉七只丧尸的脑袋后,顺利脱出。或许那把刀不但可以用来砍脑袋,还能用来切西瓜?总之都是干脆利索。
  七点三十七分三十三秒,王彪再次跑回街道。屁股后面的丧尸群规模越来越大。好一场万人空巷的追星运动啊...
  七点四十三分二十五秒,“我X你妈!”王彪一脚揣飞绊倒自己的人类小臂,爆出一句国骂。身后的追星族已经把双方的距离缩短至四十米。
  七点四十四分零三秒,王彪跑到一个废墟前。利用不算太长的百余米间距缓了口气。同时发现了一件令他梦寐以求的宝物。七成新的单人电动车,入手。
  七点四十四分三十一秒,丧尸群即将接近危险距离。王彪成功接通电动车电源。
  七点五十一分。王彪抵达信阳南郊。尽管身后依旧有追兵,但距离上已经够不成威胁了。
  生存大考验正式结束。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03: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沙子的话,或许要到以后的章节才会有你需要弄清楚的资料了-.-... [s:14]
17#
发表于 2008-6-17 09:29:16 | 只看该作者
[s:11] 如果僵尸是以0.5米/秒的速度移动,那么100米距离需要200秒时间,大约三分半钟。而且数量只有7、800百米,最多是10:1的比例,散兵线不会很长的。一般的突击步枪是能够胜任200米的作战范围的火力覆盖的。所谓的战术移动也并非是单指向后移动,而是要保持移动作战的状态,与对手脱离接触,始终保持一定的作战距离。这是针对丧尸移动速度慢,攻击距离短的特点最好的战术。当然,如果设定中丧尸具有加速能力,那就两说了。其中所谓的移动方向是不一定的,更换弹夹之类的动作是可以在移动中完成的。

至于手榴弹的制止力问题,肯定要远强于子弹,这并非是指摧毁,而是指制止力。起码可以为战友争取更多时间。更何况手榴弹也有很多类型,作为作战连队,肯定会针对任务分派相应的防御型手雷了。要知道一个连的配属已经很复杂了。

以二战时一个美军步兵连为例:
每一个步兵班员额12人,配备10枝M1步枪、1挺布朗宁自动步枪(BAR)跟1枝M1903春田狙击枪。步兵连编制员额为193人,由三个下辖三班的步兵排加上一个兵器排构成,兵器排中编制2挺.30轻机枪、3门60迫炮、3部火箭筒与1挺.50重机枪。

以美国朝鲜战争期间骑一师编制为例:
一个班配备重机枪一挺,轻机枪或冲锋枪2挺,MI步枪5枝
一个连配备迫击炮4门,掷弹筒2支,
每个士兵一个基数的步枪子弹为200发,机枪子弹500发,冲锋枪子弹120发


而现代美军的编制为:

步枪连:
步枪排3,武器排1,连部1
连部组成:连长(连的1号首长),执行军官(连的2号首长,如果说连也有参谋长的话就是这厮了,负责连部工作),第一军士(主要协助连长管理连队,战时在执行军官不在的时候管理连部,直接职责是战斗服务人员),枪炮军士(平时管训练,战时协助连长进行部队转移,占领阵地,安排指挥机构等等,执行军官发布命令,他来分解成具体的工作),行政官(在第一军士管理下管理连队行政工作),行政员(行政官手下跑腿的),后勤士官,通讯员。

美军步兵排(infantry platoon)编制

美军的步兵排有轻步兵排(light infantry platoon)、步兵排(infantry platoon)、空中突击排(air assault platoon)、 伞兵排(airborne platoon)、游骑兵排(ranger platoon)等5种

类型。

轻步兵排:

轻步排由排部、2个机枪组和3个步兵班组成。

排部有排长、排军士、排无线电兵。

机枪组由机枪手和助手组成,

步兵班:

步兵班由班长和2个步兵组构成,步兵组有组长、轻机枪手、榴弹手和步枪手。

武器配备:
排长——M16A2+M9
排军士——M16A2+M9
排无线电兵——M16A2
机枪手——M60+M9
机枪助手——M16A2
班长——M16A2
组长——M16A2
轻机枪手——M249
榴弹手——M16A2+M203
步枪手——M16A2

步兵排、空中突击排、 伞兵排:

步兵排、空中突击排、 伞兵排的编制类似,均由排部、3个步兵班和武器班组成。

排部同轻步兵排排部。

步兵班同轻步兵排步兵班。

武器班由班长、2个机枪组、2个反坦克组构成,机枪组和反坦克组均由射手和助手组成。

武器配备:
排长——M16A2+M9
排军士——M16A2+M9
排无线电兵——M16A2
班长——M16A2
组长——M16A2
轻机枪手——M249
榴弹手——M16A2+M203
步枪手——M16A2
机枪手——M60+M9
机枪助手——M16A2
反坦克手——M16A2+M47
反坦克助手——M16A2

游骑兵排:
游骑兵排由排部、3步兵班和机枪班构成。

排部同轻步兵排排部。

步兵班同轻步兵排步兵班。

机枪班由班长、3个机枪组组成,机枪组为射手、助手和弹药手。

武器配备:
排长——M16A2+M9
排军士——M16A2+M9
排无线电兵——M16A2
班长——M16A2
组长——M16A2
轻机枪手——M249
榴弹手——M16A2+M203
步枪手——M16A2
机枪手——M60+M9
机枪助手——M16A2
弹药手——M16A2

在战斗中步兵排会分配到1名救护兵和一个前方观察组,
救护兵从步兵营医务排分配到,
步兵连会从野战炮兵营得到一个火力支援班的加强,连会把该火力支援班分配给每个排一个
由前方观察员和前方观察无线电兵组成的前方观察组。

以上还是以现在的美军做参照,而文章内写的是数十年后的未来世界。所以我放上有网友对近未来中国连队编制的设想作为参考:

步兵连(145人)(3个步兵排,1个火力排)
①步兵排由排指挥组、4个步兵班编成。36人。
排指挥组4人,排长、中士、通讯员、观察员。
步兵班8人,2步枪手、2榴弹射手、2机枪手、1反坦克手、1狙击手(精确射手)。
枪挂榴弹发射器9具,班用机枪6挺,通用机枪2挺,反坦克导弹(火箭)4具。
②火力排由自动榴弹班、迫击炮班组成,排指挥组(4人)。编制20人。
自动榴弹班8人,装备自动榴弹发射器2门。
迫击炮班8人,装备60mm迫击炮2门。
③连部:连长、副连长、上士、通讯员、防化员、军医(4)
火力组(3)、狙击组(3)、补给组(2),共17人。
主要装备:枪挂榴弹发射器30具,班用机枪18挺,通用机枪6挺,12.7mm机枪2挺,
自动榴弹发射器2门、60mm迫击炮2门、反坦克导弹(火箭)12具。

以上资料均供楼主参考,希望可以有所帮助。期待后续的作品。
18#
发表于 2008-6-17 09:38:59 | 只看该作者
[s:11] 哎呀!忘记说枪榴弹问题了:
    其实电影中的枪榴弹不是把威力夸张了,而是把威力削弱了。

    所谓枪榴弹就是挂配在枪管前方用枪和枪弹发射的一种超口径弹药,可分为杀伤型和反装甲型。杀伤型枪榴弹一般重200~600克,杀伤半径10~30米,最大射程300~600米;反装甲型枪榴弹一般重500~700克,直射距离50~100米,垂直破甲可达350毫米,可穿透1000毫米厚的混凝土工事。此外,枪榴弹还可发射破甲、杀伤两用弹、特种弹和教练弹等。枪榴弹一般使用筒式发射器和杆式发射器发射。

    枪榴弹和其它炮弹相似,杀伤榴弹的战斗部也采用预制破片弹体,有的还内加钢珠等预制弹丸;反坦克破甲弹也多采用聚能射流,穿透装甲后再行起爆杀伤目标。枪榴弹大都采用机械引信,压电引信和电子引信等。其主要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携带使用都比较方便。

    在日前举行的伦敦DSEi国际军事装备展览会上,南非Milkor公司的子公司--“Milkor美国”展出了一种新型的射击武器--MGL-140轻型半自动转轮式枪榴弹发射器。

  MGL-140的口径为40毫米,将用于替代目前的MGL MK-1型榴弹发射器。与现役的同类装备相比,MGL-140拥有更快的射击速率和更高的打击精度。

  据研制人员介绍,一名手持MGL-140榴弹发射器的士兵可在一秒钟内使用40毫米枪榴弹对400米外的目标进行两次射击。而在150米的距离以内,该武器的射击精度甚至可与狙击步枪相媲美。

  MGL-140枪榴弹发射器由“Milkor美国”公司和Martin Electronics公司联合研制,其不仅可使用北约标准的40x60毫米枪榴弹,而且还可使用其它型号的40毫米致死或非致死型枪榴弹。

  “Milkor美国”公司总经理里查德·索尔伯格介绍称,美国国防部和国土安全部下属的几个部门已经开始装备MGL-140。与此同时,美军的特种部队在一系列作战行动中也曾多次使用该型武器。

  “Milkor美国”公司已从MGL系列枪榴弹发射器的研制者--南非Milkor Marketing那里获得了使用该品牌的许可。此外,“Milkor美国”公司还取得了在美国境内建造该型武器并将其销往其他北约成员国的授权。

  南非Milkor Marketing公司执行经理弗里茨·维谢尔表示,目前公司制造的枪榴弹发射器已销往全球36个国家,其中还包括一些北约成员国。

现代枪榴弹的主要特点是:

1.体积小、质量小。体积和质量过大不仅携行使用不便,而且射程减小,后坐力增大。杀伤枪榴弹一般弹径为35~65mm,弹质量为200~600g;反坦克枪榴弹一般弹径为40~75mm,弹质量500~700g。

2.外插式发射。绝大多数枪榴弹都采用这种外插式发射方式,弹体是外露的,因此弹径可根据战术需要和弹质量、威力要求而定。

3.杀伤枪榴弹弹体多采用球形或柱形预制破片结构,配瞬发引信或跳炸引信;反坦克枪榴弹多为铝制弹壳,空心装药,配机械引信或压电瞬发引信。

4.操作简便。步枪手人人可用,可随时利用战机,充分发挥武器的最大战斗效能。

5.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当前世界各国(个别国家除外)生产的枪榴弹,绝大多数尾管内径都为22mm,尾管孔深为120mm左右。这为作战和后勤供应、生产配套等带来极大便利。

装备现状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装备使用枪榴弹。
美国自50年代装备使用M31式66mm破甲枪榴弹之后,再没有发展新型枪榴弹,取而代之的是枪挂M203式榴弹发射器。80年代中期,由于比利时伸缩式枪榴弹的出现,美军对使用枪榴弹的态度也有所改变。1987~1990年,美海军陆战队还完成了新枪榴弹的试验鉴定和定型,并开始列装。

前苏联未发展和使用枪榴弹,但装备了类似美国M203式的枪挂式GP-25式40mm榴弹发射器,以提高步兵的面杀伤火力。

西欧一些国家是发展和装备使用枪榴弹最多最广的国家,其中以比利时、法国最为突出。现装备使用的主要是40mm枪榴弹系列。另外以色列对枪榴弹的发展也很重视,新近推出了IMI BT枪榴弹系列。

其他发展中国家装备使用的枪榴弹,有的是自己研制生产,有的则依靠外购。

    发展趋势

    当前枪榴弹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1.弹质量减小,弹种系列化

    减小弹质量、增大威力是枪榴弹改进设计的目的。关键在于战斗部结构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应用,通过合理调配弹质量、威力与后坐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枪榴弹达到最佳作战效果。另外,为了满足步兵在未来战场上对付各种目标的需要,枪榴弹正在向着弹种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弹种系列化不仅为步兵完成各种不同战斗任务创造了条件,而且给生产、使用、贮存、后勤供应带来极大方便。

    2.采用实弹发射,简化操作程序

枪榴弹采用空包弹发射不仅操作程序复杂,容易贻误战机,而且一旦误装实弹必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通过捕弹器采用实弹发射是枪榴弹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捕弹器除了朝通用化、绝对安全型方向发展外,还发展了弹丸偏转器与其相结合的结构。

    3.改进发射方式,增大有效射程

    枪榴弹采用实弹发射固然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各种枪榴弹的发射装药是一定的,当枪榴弹弹形和弹质量确定后,其射程即为定值。因此,如何改进枪榴弹发射方式,提高枪榴弹的有效射程和射击精度是枪榴弹发展的又一重大课题。利用火箭增程虽可提高枪榴弹射程(可达800m),但仍需解决后坐力大、弹质量大和精度差的问题。

    4.应用新技术,探索新结构

    枪榴弹由于受到体积和质量的限制,故新材料、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在枪榴弹上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尽管高强度、高韧性的非金属材料已在枪榴弹上普遍采用,压电引信、电磁引信与其他电子引信正在逐步配置,钢丝缠绕预制破片弹体、高能炸药、新的破甲战斗部结构等已在枪榴弹上应用,但一些传统的概念和结构仍未打破。为全面改善枪榴弹结构,大幅度提高其性能,还有许多技术问题,特别是在发射原理和战斗效能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展望未来,作为步兵简易武器的枪榴弹,在技术上将有新的发展。

    以上这些资料,供楼主参考……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20:45:53 | 只看该作者
No no no ,沙子同学。
丧尸的设定速度是不同的。
0.5米/秒只是吃淀粉的。
吃肉的那些种类速度可不比人类慢,甚至有些强悍种比人跑得还快。

另外关于枪榴弹为何与你看理论参数有不同的原因。
枪榴弹的实际杀伤效果对于单细胞动物可以说完全没有。
并且幸存者援救哨的连队实际上只是地方部队。(嫡系与非嫡系)
下面告诉你这个哨所的驻守连队的火力配备(满员时)
单兵火炮一门;手雷每人六颗;小功率通讯电台一部(三瓦);“九五”式步枪为标准配置火力,备弹300发;轻机枪四挺,每挺备弹1500发;一个班的最新式磁电脉冲步枪(后面将提及的“二六”式),弹药是专用能量电池。火焰喷射器一门,燃料为凝固汽油,配备25升。

枪榴弹的没有,重机枪的没有。
因为他们不属于主力作战部队结果没有被分配上那些好东西。而“二六”式对付丧尸实际上一点效果都没有。
事实上这些士兵很快就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被提及。
敬请期待。
20#
发表于 2008-6-17 21:24:50 | 只看该作者
[s:22] 大灾之后,装备缩水也是有的……期待后续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6-14 03:55 , Processed in 0.085889 second(s), 13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