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54|回复: 1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 咱眼中的兄弟会(这回大概无论如何都躲不过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13:5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许骂咱,这次咱也没骂人的说。

咱信仰绝对善良,但是咱坚决不认同兄弟会是什么好人。

咱觉的兄弟会迟早会因为信仰科学而非生命最后变成一群纪律良好装备精良的疯子,(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在咱眼中连兆吨镇的神教都不如,不过是和英克雷一样的战争遗产而已,他们的存在其实就是致使废土道德缺失的核心,一群崇拜科学的家伙,你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好指望的? (深刻蔑视状)

废土有众多丰富的职业,但你可曾看见过诗人或者画家?就连阿加莎也只是在重复战前那些破碎的遗产而已,没人会向她学习任何技能,你甚至都不能和她学吹口琴。

在净水装置前,促使每一个玩家做出选择的,不是兄弟会的教条,也不是伊甸的野心,而是DAD在那个遥远的日子里,在一切都还未开始的时候,真挚而动情地为你诵读的那段圣经。

我等理应扪心自问,在那些废土遗迹中,在一个个被精心保护并掩埋着某人或者某个国家最终遗产的建筑物最深处,当人类选择将实验型核弹发射装置或者战前货币和武器弹药埋藏在这里时,世界究竟错过了什么。

宫崎骏在风之谷的漫画版第三卷描绘的那个由牧羊人守护的地方,同样也是一个避难所,但那里没有任何的科技技术或者终极兵器,牧羊人用一种平淡的口气告诉你,留下的只有音乐和诗。而建立风之谷世界中最强帝国的那位开国皇帝,使用的武力,人类最后的科技遗产,不过是为了保护那些文化遗产的存在。

这或许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甚至是被认为虚伪和丑陋的,可我们依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命题:当人类最终不可逆转的毁灭之时,为了向宇宙展示我们曾微不足道地存在过,我们应该留下梵高还是爱因斯坦?

《地球杀场》的作者哈波特曾经在他的一篇早期小说中对此进行过诚恳的探讨,可我们也不能因此去指责在危机到来之际寻求武力和威权的人,但扣动扳机的手,其力量来自内心。

辐射3描绘的废土是令人在内心深处深深绝望的,从避难所逃出的那一刻,望着眼前的景色,一种巨大的宿命感袭来:世界已经毁灭了,还活着做什么?

兄弟会在废土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用徒劳来概括,追求毁灭了世界的遗留科技,到头来只是加速世界的另一次毁灭,这并非是那种拿着国家福利啥事不干的西方神道伪善主义或轮回理论,它来自一个逻辑悖论,更好的生活和更快的消亡,废土在200年的时间里伪科学地(主要是那个扣着脚丫聊出来的倒霉催设定)演化出了一套脆弱的生态与社会系统,而一群拿着核武器的战争兄贵却依然孜孜不倦没有理由地四处制造着巨型麻烦,这一点上他们和英克雷实际上没什么区别。

兄弟会的信仰来自对科技的崇拜,那信仰的力量之强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不论他们给自己的名字起得有多拉风,他们依然只是“纪律良好,武装精良”而已,对他们而言,道德是个不怎么有用的东西,因为它连10毫米子弹都造不出来。

这也最终派生出了里昂长老在华盛顿对兄弟会的背叛,这位被众多废土人士和玩家深刻嘲讽和轻蔑的孤军领袖做出了一个他自己都无法证明是否正确的选择,他看到了兄弟会对科技永无止境的搜刮,同时他也看到了那些兄弟会不屑或者没有多余力量拯救的生命,那应该是一种对自己信仰的深深厌倦和反省,他选择了停下来,就出那些受到伤害的人,虽然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叛徒,但咱认为兄弟会根本不值得他留恋。

也许很多人认为人应该为了某些重要或有价值东西放弃另一些不那么重要或有价值的东西,但那样做其实只是让人成为了又一个妄图成神的雷斯林或者虚渊玄笔下的卫宫切嗣,他们都不断的做出选择,而结局也都只有一个:选到什么都不剩为止,包括自己爱的和恨的,最后只剩下自己,犹如奇诺之旅中那个伟大而民主的城市和它唯一的居民。


这样或许有人认为“你这样完全就是把废土变成一点希望都没有的绝境了嘛”,因为人们往往将拥有力量的兄弟会视为人类最后的希望,但咱想说的是,在望海崖,暗堂家族任务时,如果不选择直接去仪式举行地而是前往告诫者的帐篷,你将得知她其实是只身一人来到这个荒芜之地的传教士,并且她将诚恳地为你朗读多段圣经段落,咱认为,她的牺牲,比1000个兄弟会的罐头人的倒下要高贵的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6-8 10:02 , Processed in 0.061229 second(s), 15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