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避难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冷战时代建一大型核战掩体 变身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14: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23日,解说员亚历山卓夫在博物馆内作介绍(中新网图)

每位游客可获得印有游客姓名的“苏联国防部”通行证,另赠予一张游客戴上防毒面具的纪念照。(中新网图)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下深处有一座冷战时代建造的核战掩体,解说员亚历山卓夫身穿上世纪60年代苏联陆军制服,尽力想营造恐怖气氛。他对游客喊道:“不得脱队,不然可能迷路,被警卫误以为敌人而射杀。”

  这座庞大的地下掩体现称“冷战对峙博物馆”,面积约6967平方米,深入地下达61米,兴建的目的在熬过美国对莫斯科的核武攻击。

  据台湾媒体援引《洛杉矶时报》24日报导,华盛顿与莫斯科近些天来严词互批,分析家示警说,两国关系可能倒退回冷战时代,该博物馆可以提醒一下当初是怎样的时代。这座地下掩体又称“坦甘斯基区地下指挥中心”,始建于1952年,当时史达林还是苏联的领导人。4年后中心开始运作,但其实并未全部竣工。

  上世纪70年代,这座地下指挥中心都在运作,编制有2500人,但最多一次只能容纳1500人工作。若碰到核战,该掩体立即封闭,中心内贮备可以撑3个月的食物,另备有空气滤清系统。苏联政府原本计划翻新,但由于当时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开始缓和,于是放弃。到了1995年,地下掩体解编,不再是机密。

  如今,俄罗斯一个私人机构买下整个掩体,把它变成博物馆兼娱乐中心,另外也不免几许缅怀,思念苏联时代国力。馆方打算增加展览品,但地下掩体大部分空荡荡的房间还保留了半世纪前的通讯设备与各式各样的苏联海报。

  馆方鼓励游客入内时,穿上苏联军用墨绿色披风,而导览员亚历山卓夫还会示范如何配戴防毒面具,并操作辐射侦检器。每位游客还可获得一张鲜红色印有游客姓名的“苏联国防部”通行证,另赠予一张游客戴上防毒面具纪念照。

  冷战对峙博物馆的门票价格为:学生票9美元、成人票19美元,外国游客团票附英文导览员为39美元。要想入馆参观,必须事先安排。行程中,馆方还赠予一餐冷战时代的军用口粮,内容是罐头牛肉煮荞麦粥,外加一杯伏特加酒。(来源:中新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青传媒www.qingnet.cn 原文链接:http://mil.news.qingnet.cn/history/200806/2766283.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13号避难所

GMT+8, 2024-6-14 03:39 , Processed in 0.056220 second(s), 13 queries .

快速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